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点评>> 正文
整治违规吃喝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时间:2025-06-27 21:38:50| 来源: 华夏法治网

(孟祥坤)古人云:“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党的领导干部更要对组织和人民常怀感恩敬畏之心,对功名利禄要知足,对物质享受要知止。

当少数干部依然将违规吃喝视为无关痛痒的“小节”,当“不吃公款吃老板”、转嫁费用、私人会所设宴等新变种悄然滋生,当“舌尖上的腐败”仍在顽固侵蚀肌体;这些变味的饭局,绝非单纯的“吃喝”,而是权力寻租的“敲门砖”、腐败滋生的“催化剂”、违纪违法的“导火索”——这场关于作风建设的硬仗远未鸣金收兵。持续深化整治违规吃喝,规范公务接待绝非小题大做,而是关乎民心向背、政权稳固的严肃政治课题。

违规吃喝何以屡禁不绝,甚至如“割韭菜”般反复滋生?究其深层,源于思想的滑坡与纪律意识的淡漠。某些干部深陷“人情往来天经地义”、“无酒不成宴”的迷思,在觥筹交错中麻痹了党性、淡忘了初心。违规吃喝绝非小节,实为滋生更大腐败的温床。从推杯换盏到利益勾兑,由“破纪”滑向“破法”,恰如“温水煮青蛙”,其蜕化轨迹清晰可辨。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无数案例昭示: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举,防线失守。违规吃喝不仅挥霍民脂民膏,更深重败坏政风民风,蚕食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根基。

根治违规吃喝顽疾,非一日之功,须以系统性思维构筑“不敢、不能、不想”的长效机制。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利器。规范公务接待,必须让制度“长牙带电”:既要细化明确标准界限,对宴请事由、陪同人数、餐标上限等予以可量化、易操作的刚性约束,更需严防制度空转,强化对报销凭证的穿透式审查,让每一分公帑都置于阳光之下。要警惕“破窗效应”,对顶风违纪者严惩不贷,以雷霆之势形成震慑,使心存侥幸者望而却步。

整治违规吃喝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唯有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方能管住一张嘴,端正一方风,在持之以恒中守护好清朗政治生态。

来源:新泰市放城镇纪委

责任编辑:孟凡同
上一篇: 整治违规吃喝,不是一阵风不能一刀切
下一篇: 部分人“李鬼扮李逵”!网上“砖家”谁来管?

服务热线

010-86200101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