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点评>> 正文
应当警惕,滥用AI或可能滋生新的形式主义
时间:2025-09-10 15:47:25| 来源: 新华网

调研考察团还没出发,数千字的调研报告已经“完成”,看似洋洋洒洒、引经据典、数据详实,实是AI代笔。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AI辅助撰写调研报告、公务文件的现象日渐普遍。甚至有开发团队专门为政府部门定制公文写作大模型工具,只需输入需求,几分钟内,一篇几千字的“调研报告”就生成了。

应当警惕,滥用AI或可能滋生新的形式主义。

近年来,各部门持续开展基层减负行动,有的部门将本职工作全交给AI。个别人甚至在调研前就备好应付上级的“报告”,出差归来,将早准备好的报告稍作调整、打印上交,使本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调研,变成了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不仅在调研领域,有的机关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AI的使用已明显“越位”。小至公文撰写,大至政策制定,事无巨细都依赖AI提供“标准答案”。有些撰写的文件充斥专业术语和数据,看着唬人却漏洞百出,一问都是AI生成的。  

不可否认,AI赋能千行百业是大势所趋,但AI应成为政务工作的“帮手”,而不是“枪手”。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我们党始终将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置于作风建设的突出位置。滥用AI的本质,反映出的仍是工作作风不实、责任意识淡薄。

再华丽的AI写作,也代替不了“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一手调研。(文案:王若宇)

来源:https://www.news.cn/comments/20250909/a57e353511d14909a0ac1dc2daef8342/c.html

责任编辑:SONGZIDONG
上一篇: 彩礼边界该如何把握?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下一篇: “被法定代表人”“被股东” 如何有效遏制此类乱象?

服务热线

010-86200101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