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人物>> 正文
全部命中!国际特警挑战赛中的中国“六边形战士”
时间:2025-09-12 10:42:47| 来源: 法治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晨 

“首发命中!”“全部命中!”9月8日至10日,首届中国—中亚公安内务部门特种警察技能挑战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80名特警队员在烈日下展开角逐,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特种警察实战技能区域性国际赛事。 

在制敌速射、战地支援、危情狙击、追捕突击、争锋行动等项目中,一支支参赛队抵达竞赛场发弹区,队员们依次领取子弹、装入弹匣,到靶场开赛。 

“比的是快准,练的时候要慢稳” 

现场赛况怎么样?比赛首日,随着20发子弹全部命中,来自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龙虎突击队的邱鸿涛,勇夺“首冠”“双冠”,为中国队拿下“制敌速射”项目中的两个单科个人冠军。 

“虽然比赛比的是快准,但是练的时候要慢稳。”谈及自己的训练秘诀,邱鸿涛告诉记者:“每一个动作都要拆解,放慢成0.5倍速、0.8倍速去完成,有时还会用手机录下来,逐帧分析改进。” 

赛前集训中,仅是拔枪这一个动作,邱鸿涛就重复了上万次。平日里多是空枪训练,没有实弹,邱鸿涛沉浸其中,如同进入冥想状态,让身体形成条件反射。 

9月8日,国内外参赛队员交流。张建鑫 摄

“猛扣扳机就像开车时踩急刹,必然会影响精度。”邱鸿涛拿汽车刹车作比喻,并透露一句口诀:“我会在心里默念‘视力回收,大胆预压’,把眼睛像相机镜头一样对焦。” 

快速移动、翻越障碍、避开遮挡、击中靶点……通过日常模拟比赛路线,邱鸿涛在太阳灼热、强光刺眼的赛场上心无旁骛,只专注于“瞄准与击发”。 

“选出综合能力好的‘六边形战士’” 

“3、2、1——开始!”裁判口令刚落,来自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的特警冯瑞迅速向前推进,推开并穿过简易门后对模拟房间内的5米靶、10米靶、20米靶等进行射击,射击完毕后,跑回终点,最终用时33秒多。这是“制敌速射”项目中手枪快速射击科目比赛的现场。冯瑞是参加这个科目的唯一一名女选手,斩获个人第二名。 

另一个科目是手枪战斗射击,模拟警员进入房间后处置暴力袭击,在狭小空间解救人质。这意味着,这项竞技比拼速度,更比拼精度。冯瑞在60米快速移动并翻越“人字高板”后分别射击不同距离位置的钢板跌落靶、人形联动钢板靶、三头摇摆靶,以及高难度的六头旋转风车靶。 

9月8日,中国参赛队员在比赛中。张建鑫 摄

举枪、瞄准、击发,“砰砰砰砰砰砰”一连6枪,六头旋转风车靶应声掉落,冯瑞在这一科目拿到个人第三名。 

随后,中国特警谢冬、罗丹分别拿下了长短枪战斗射击科目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他们的步枪教练、河北省唐山市公安局特警肖作艳告诉记者:“罗丹以前是摔跤运动员,有过大赛经历。任何比赛都有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我们要选出综合能力好的‘六边形战士’,进行排兵布阵。教练们这个负责步枪、那个负责体能,敦促选手们在训练时不断突破极限,确保比赛时正常稳定发挥。”肖作艳说。 

赛场上的较量是细节的博弈。“我们从中看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再汲取经验。哈萨克斯坦参赛队对于规则研究得很细,把训练分解得更合理。”肖作艳说。 

“第一次握枪,害怕要比新奇多一点,毕竟它是个武器。”冯瑞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说,“我认为努力比天赋更重要,对枪从陌生到熟悉,全靠经年累月的重复训练。” 

记者注意到,射击类项目中弹夹重量完全一致,不分男女。“日常射击训练和比赛考核标准对每个人都一样,包括这次比赛也是男女混编。教练常说,武器不会因为你是女孩,就区别对待。”冯瑞说。 

“我们是一个团体,代表国家参赛” 

“背后贴上中国特警标签,压力完全不同。”冯瑞赛后坦言。作为开场选手,她肩负“开门红”重任,回想自己一路走来,她说:“从代表乌鲁木齐,到代表新疆出战‘尖刀·使命’2025年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再到这次代表中国,身上担子更重了。” 

是什么力量激励特警们克服困难不断前进?“比赛有偶然性,没有人能说自己百发百中。”邱鸿涛在备赛期间曾遇低谷,教练组的信任让他克服波动、突破自我。 

冯瑞说:“大家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我自己也成长得更快。日复一日的训练难免枯燥,但一想到我的室友罗丹,相比她从十几岁就开始打比赛,便觉得自己的训练也没那么辛苦。” 

9月10日,中国参赛队员在追捕突击比赛中。张建鑫 摄

9月10日,竞赛场上,中国队在“追捕突击”项目中以压倒性优势夺冠,观摩室里,阵阵欢呼。“看别人比赛比自己比赛还紧张,因为我们是一个团体,代表国家参赛。”邱鸿涛说。 

冯瑞告诉记者:“哈萨克斯坦参赛队员在颁奖之前跟我们有交流,说我们很棒,还问今年会不会去阿联酋的特警挑战赛,希望在那边可以再相见。”在竞赛场上,特警们找到了彼此理解的共同语言。 

挑战赛项目动态模拟真实情境的处置流程,融入实战中会遇到的意外情形、特殊情况和破坏因素。正如教练肖作艳所言,这场国际较量的最终目的是:“控制违法犯罪行为,减少伤亡。” 

“我们随时为实战准备,但是也不希望有一天真正用到,平安最好。”冯瑞说。

来源: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25-09/11/content_9254905.html

责任编辑:SONGZIDONG
上一篇: 公安部上线“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
下一篇: 歌声里的赤子心:马鲁振用艺术诠释责任与热爱

服务热线

010-86200101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