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瞩目的“东方之约”再次启幕,当四海宾朋齐聚进博,一场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与合作正在加速推进。在这场万商云集的国家级盛会背后,有一支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他们,就是上海律师团队。这支由上海市司法局精心遴选并组建的法律服务队伍,他们不仅是精通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数据合规、跨境投资等领域的法律专家,更是熟练掌握多门外语、连接国际规则与中国市场的重要“桥梁”。

知识产权护城河
捍卫创新生命线
知识产权是进博会上众多展商最为关切的问题。对于首次参与进博会的哈萨克斯坦生蚝展商,刘律师展现了中国法律的效率与温度。面对合作方涉嫌在海外抢注商标的困境,刘律师没有建议直接诉讼,而是基于维护商业关系的考量,提出“行政投诉”这一高效且成本更低的维权路径,切实降低展商的维权成本。
数据合规安全网
应对数字经济新挑战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合规成为新的热点问题。赵律师为一家业务涉及数据跨境流动的香港存储企业,深入解答数据出境、实体数据运输等前沿问题,并为其补上了公司设立、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短板,将风险化解于未然。
团队协作与集体智慧
现代化法律服务的新模式
在驻点服务期间,李律师与裘律师,接到一家韩国展商的紧急咨询,该展商展出的新型食品包装容器,其卡扣部分采用新型PB材料,虽不与食品直接接触,但展商对该材料在中国的准入资质仍存有疑虑,在全面了解情况后,考虑到展商的韩国背景,李律师与裘律师第一时间联动曾于韩国最大律所有六年执业经验的金律师。凭借对中韩两国相关法律的深入理解,三位律师协同研判,帮助该展商迅速厘清非食品接触材料的合规要求,及时消除了展商的疑虑,确保展品向商品转化的顺畅无阻。
超越展期
从“进博机遇”到“中国机遇”的长期伙伴
邵律师在农食产品展区服务时,接到了加拿大酒商的求助,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展商也想要进入中国市场,但一直没有“门路”。邵律师了解后,先向其发放“小蓝书”,初步向其介绍了上海的营商政策以及部分法律法规,考虑到展商之后落地还会遇到不同的法律问题,邵律师与其互换联系方式,通过定期沟通,持续为企业落地提供支持,将法律服务延伸至企业在中国发展的每一步。
为做好进博会展会期间法律服务保障工作,以更高能力水平服务展客商,上海市司法局创新“团队化协作+案例复盘+专题研讨”工作模式,坚持每天服务结束后与律师召开复盘会,分享当天服务案例,总结经验。
上海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服务过程中发现的新领域法律问题以及展客商提出的法律需求,下一步市司法局将升级改版小蓝书和贸查查小程序,同时探索组织上海律师事务所在境外的海外分支机构以参展商身份“组团”入驻进博会,不断提升上海法律服务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助力律所与各国参展商深度交流。
经统计,第八届进博会期间,进博法律服务志愿团共走访展商287家,为美国、瑞典、韩国、埃及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320余人次,累计发放服务指南、营商环境和国际贸易双语读本2500册。
来源: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5-11/12/content_9288665.html
责任编辑:SONGZIDONG
上一篇:
“时代楷模”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先进事迹报告会特写
下一篇:
王坤乾:望你为“光荣牌”续写新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