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10-86200101

年终岁尾,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牵动着全社会的心。能否按时足额拿到劳动报酬,直接关系到千万家庭的生计与社会和谐稳定。面对这一涉及群体广、矛盾易激化、易引发涉诉涉访的重点民生领域,司法与行政力量的协同发力,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近日,延吉法院行政庭主动作为,前往延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围绕农民工工资非诉执行案件,开展了一场深度、精准的法律指导与业务交流,为根治欠薪工作注入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直面痛点:欠薪问题的特殊性与紧迫性
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特殊性在于:涉及人员众多,易形成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面稳定;维权渠道若不畅,极易转化为诉讼或信访案件,增加社会治理成本;工资是农民工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关乎基本生存尊严;年关结算、子女学费、家庭开支等,都使农民工对讨薪有着极强的时效要求。因此“非诉执行”以其效率高、威慑强、覆盖广的特点,成为快速兑现农民工权益的“法律利器”。
二、精准把脉:非诉执行程序中的关键环节指导
本次座谈会,行政庭的法官团队紧扣劳动监察大队在非诉执行案件办理中的难点、堵点,进行了“靶向式”解析。首先,法官们重点围绕办理非诉执行案件流程中,关于事实调查与认定、法律适用、文书送达、证据规范等方面的规范程序进行梳理,确保行政执法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随后,与会双方结合实务经验、法律条文及疑难复杂案例开展多维度剖析,并对裁审实践中存在的分歧进行了交流,就明确类案裁判规则,避免出现劳动争议案件仲裁裁决和审判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达成一致意见。
三、凝聚共识:构建根治欠薪的联动新格局
此次指导交流,不仅是一次法律的传授,更是一次理念的融合与行动的协同。双方达成多项共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情况,研究新问题、新案例,实现信息共享与预警;法院对重大、复杂案件提供法律指导,人社局强化前端调查取证,共同提升案件质量;对典型案例进行联合发布,震慑欠薪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企业和农民工的普法宣传,从源头预防纠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延吉法院行政庭此次深入一线的进行指导,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服务大局的生动体现。它标志着司法与行政在根治欠薪领域形成了更为紧密的“治理共同体”。通过程序的精准衔接与实体的有力支撑,为农民工工资支付构建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法治防火墙”,让每一份辛勤的劳动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来源:延吉市人民法院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785号